预报员正在宿舍轮休 约图/记者 李莎莎
工作人员正在记录数据报告 摄/记者柴程
日本震后34分钟 我国海洋局便发首份预警 记者探访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监测核威胁预报员办公楼吃住
今天,是日本地震后的第7天,也是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第5天。随着核电站不断传出爆炸声,核威胁带给国人的恐慌也不断升级。
日本地震和核电站爆炸后,承担主要监控工作的是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昨日,记者来此进行探访。
记者发现,这些天来负责监控预报的专家、预报员们反应迅速,震后34分钟便出现了第一份准确判断:地震海啸不会对我国造成灾难性影响。他们分析精准,又有了接下来几小时内的海啸蓝色警报。大量的80后研究员、预报员们坚守在一线,吃住在办公楼。
预报
日本震后34分钟海洋局首发预警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随后引发太平洋海啸。“地震发生后仅34分钟,我们就我国周边海域情况作出了第一次预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告诉本报记者。
据于福江介绍,日本地震发生后,国家海洋局以及下属相关单位立即开展综合判断,于当天14时20分向国务院上报了值班信息,表示此次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强烈海啸,但是不会对我国造成灾难性影响。
于福江说,随着日本地震震级的修正,国家海洋局下属的国家海洋预报台又对本次地震海啸的传播时间和可能给我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于当天15时10分针对台湾地区发布了第一份海啸蓝色警报,判断此次地震产生的海啸波将于17时30分开始影响台湾东部海区。
我国海啸警报后来证实基本准确
16时40分,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了第二份海啸蓝色警报,预测日本发生的海啸将于3月11日晚间至3月12日凌晨陆续影响我国浙江、福建、广东、上海、江苏沿海地区,但是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这些预报最后都被证实是准确的。”于福江说,因为在当天17时41分,海啸波便到达台湾东部沿海,与预报的时间基本吻合。
于福江表示,随着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以及大量年轻人才的引进,我国在海洋预报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次能做到如此准确地进行预报,与在一线奋战的大量80后有直接的关系。
预报员
80后奋战一线 24小时轮班倒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9层是预报值班室,海啸预警、海流情况、海洋气象情况、航线情况等最前沿的监控操作都在这里进行。
进入值班室的玻璃门,右手边是男女宿舍,再往里走才是摆满计算机的操作平台。海洋气象专家于海鹏告诉记者,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会不会到达我国,主要由海洋气象以及海流所决定,其中海洋气象又是最主要的方面。“这几天都忙疯了。”于海鹏说,他属于海洋气象预报室,主要负责海域上空以及海面的气流预测分析。
据介绍,该室一共有8个一线的预报专家,其中7个都是80后。
从日本发生地震到现在,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24小时轮流值班,并且领导要求将办公室座机与手机相连,防止在上厕所或者吃饭的空当有电话打进办公室没人接。“座机与手机相连后,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了。”于海鹏说。
在于海鹏的电脑上,记者看到大量的红色数据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我国版图以及周边海域上。“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其他国家的。”于海鹏说,从3月11日到现在,每天早上均是6时起床,最迟7时便会坐到操作平台前进行数据分析,光早上这一次分析数据便达到1G以上。
这几天,不时有各海洋油田、不同的渔业部门等单位打电话询问是否会有海啸发生、核污染物质会不会影响我国海域周边等。
只要是询问,于海鹏和同事们都必须根据数据显示给予准确的回答。“如果情况比较复杂,还必须先挂断电话,花费一段时间分析出来后,再打电话告诉对方。”于海鹏说。
第一次遇核泄漏 紧张但不忙乱
在海洋气象预报室的对面,是海洋环境预报室。日本核电站爆炸后,产生的核污染物质也有可能被海流带到我国。该室海流组的预报专家石云英这几天也把“家”直接搬到了办公楼9层的宿舍,她性格开朗,大家都叫她“小石”。“虽然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但是日本核泄漏这种事情还是头一次碰上。”小石说,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爆炸后,坐在预报室操作平台电脑前的她便有了紧张的感觉。
小石知道,虽然核污染物质是否会到达我国主要由海洋气象决定,但是遇上下雨等情况,海流也会携带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小石告诉记者,海流监控就像吃饭一样,每天都在进行,所以虽然紧张,但是她工作起来并不忙乱,而是很从容。
她从上周日起也开始了24小时的值班,即使轮班倒休息的时候,晚上也会加班到十一二点。所以她与海流组的两位同事索性把“家”搬到了9层的宿舍。
距操作平台不到10米的地方,便是男女宿舍。小石打开房间的门,记者发现里面跟大学生宿舍一样,上下铺一共8张床,每人有一个柜子。
小石介绍,因为海洋情况的不稳定性,这里的工作人员加班是正常现象,为了方便大家加班时休息,在工作室的旁边设置了男女宿舍。
提醒
我国民众勿听信谣言
于海鹏和小石均告诉本报记者,不管从海流的监测还是海洋气象的监测来看,日本核泄漏物质目前是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的。“我们是做科研的,数据不会撒谎。”在小石当天的海流监测图文上,记者看到海流向偏南方向流动,流速为每秒30米,到达东京以北海域后,受黑潮流系控制转向,向东流动。
未来三天,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偏南方向漂移扩散,污染物在海水中漂移扩散的速度较为缓慢,受影响海域主要局限于福岛附近海域。
三天以后,污染物有可能到达东京周边海域,然后继续向东,最终进入太平洋。因此对我国海域不会造成影响。
于海鹏强调,我国民众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因为决定核扩散的最关键的海洋气象也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与日本之间的气流都在向太平洋上吹,所以不会将核泄漏物质带向我国。
本版文/记者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