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潘莹):中国疾控中心17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病毒,被命名为新布尼亚病毒,这被认为是SARS病毒发现后又一重大突破。
17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说,新布尼亚病毒的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以来全球在病原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这个病毒的新发现是在病原学研究的新突破。发现(这种)新病毒,可以从病例确诊、检测、临床救治,以及今后可能发展有效的预防措施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这可以说也是继2003年SARS病毒发现后,在国际病原学和新发传染病研究上又一新病毒。”
近两年来,中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蜱虫叮咬所致的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经研究,确定这类“蜱咬病”的元凶,这种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并因多器官衰竭、救治无效死亡的情况,引起广泛关注。该病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地带,患者以从事农业生产的成年农民为主,部分患者被蜱叮咬。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介绍说,按照目前的统计,该病病死率约在12%,由于统计方法的原因,实际的病死率可能会低一些。目前没有发现这种病毒人传人的证据。他指出,虽然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但大部分患者靠自身免疫就可以痊愈。
“目前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临床上主要支持疗法。我们现在主要的办法就是宣传教育,让老百姓干活的时候不要被蜱叮咬,比如把裤腿、袖口扎紧等等办法,发热患者在疫区流行季节要及时进行治疗。”
据介绍,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对全国疾控系统专业人员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断培训,并制备了大量的实验室检测试剂分发到各省,使各省都能够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