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5, 2011

中银基金被疑利益输送

  中银基金为何以明显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参与长江证券的增发?业内人士分析,这恐怕是出于某些利益交换方面的原因,它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已构成赤裸裸的损害

  《望东方周刊》记者祁和忠 | 上海报道

  3月2日,长江证券发布公告,宣布于3月4日公开增发,拟增发不超过6亿股,每股增发价格12.67元/股,拟募资总额约76亿元。

  3月3日14:57分至15:00,在深圳股市的集合竞价阶段,长江证券遭遇砸盘,股价急跌至12元/股,远低于12.67元/股的增发价格。

  3月9日的增发结果显示,长江证券的发行量减少2/3,缩水至2亿股,募资总额为25.34亿元。其中,中银持续增长基金斥资逾1.52亿元,申购1200万股,成为唯一参与网下申购的基金,引起市场一片哗然。

  “中银基金看好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板块投资价值;此次参与长江证券的增发,符合公司价值投资理念;并且严格遵守公司严密的投资程序管理,是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实地调研、仔细甄别、慎重作出的投资决策。”在一片质疑声中,中银基金在发给媒体的书面回复中解释说。

  上述过于笼统的说辞并未能打消诸多市场人士的疑虑:在二级市场有更低价格可供买入的背景下,中银持续增长基金依然选择参与增发,已明显具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卷入“增发门”

  长江证券的公开增发申请,在2010年11月12日经证监会审核,获得有条件通过。2011年1月14日,长江证券收到证监会批复。

  但是,很多投资者纷纷以脚投票,避之唯恐不及。2011年1月18日,长江证券股价一度最低见10.49元/股,与2010年11月11日的收盘价15.12元/股相比,下跌了4.63元/股,跌幅逾30%。

  2月14日、15日,长江证券出现机构护盘的特征,股价由11元/股附近涨至13元/股附近,两个交易日共成交17亿元。其后,该股股价基本围绕13元/股上下波动。3月3日,长江证券在尾盘风云突变,股价暴跌至12元/股收盘。

  然而,中银持续增长基金依然在3月4日以12.67元/股的价格,网下申购1200万股。

  中银持续增长基金为何以明显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参与长江证券的增发?业内人士分析,这恐怕是出于某些利益交换方面的原因,它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已构成赤裸裸的损害。

  中银基金声称在参与长江证券的增发过程中,遵循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并经过深入的调研。不过,长江证券的实际基本面与中银基金的说法明显相左。

  在国内券商中,长江证券的排名仅居第18位。其前身为湖北证券,于2000年2月更名为长江证券,2007年12月借壳上市。长江证券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第一大股东海尔投资仅持股16.07%,因此,长江证券不存在控股股东,亦无实际控制人。该公司董事长胡运钊原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在临近退休前的59岁空降长江证券,担任公司董事长,今年已63岁。原公司总裁李格平在2010年年底的董事会换届中出局后,公司总裁职位一直空缺。

  从营业收入看,长江证券仅及券商龙头中信证券的约1/7。该公司的业务结构单一,经纪业务和证券自营业务收入的两项占比超过80%。

  被疑利益输送

  无论是从公司治理,还是从业务收入构成角度看,长江证券的基本面都存在明显缺陷。那么,中银持续增长基金罔顾近50万户基金持有人的切身利益,高价参与长江证券的网下申购,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呢?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基金与长江证券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但却通过中银持续增长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青岛海尔,与长江证券之间存在着间接联系。

  一方面,青岛海尔一直是中银持续增长基金的重仓对象,自2010年下半年起,已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银持续增长持有青岛海尔的市值高达7亿元。

  另一方面,海尔投资又是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在长江证券的董事会中,由海尔投资委派的股东代表崔少华任职副董事长,而崔少华曾长期担任青岛海尔副董事长、董秘等职,与中银基金等机构关系熟稔。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江证券的副董事长,崔少华曾于2009年2月违规买卖长江证券,被深交所通报批评。截至2010年6月30日,崔少华共持有长江证券67080股,其中50310股被深交所依法予以冻结。

  不仅是中银持续增长基金参与长江证券增发疑点重重,中银基金旗下的另一只基金中银收益混合也存在明显问题。例如,2010年四季度,中银收益混合基金在高位接盘成长性备受质疑的东方园林,持股量逾97万股。2011年以来,东方园林一路下跌,截至3月18日,其跌幅已高达23%,在沪深两市2000多只股票中的跌幅排名居第九位。■

(编辑:S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