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9日,科技日报刊发了本报记者连线赴日救援结构专家刘如山的采访报道。3月21日凌晨1点,刘如山与中国国际救援队其他14名队员一起,顺利完成救援任务回国。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里唯一的结构专家,刘如山眼中的日本地震海啸灾区与以往的地震现场有什么不同?从现场救援和地震科考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此次日本地震对于今后全世界的防震减灾带来哪些启示?3月24日,科技日报独家专访了刘如山。
搜救中兼顾地震科考
地震科考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每一位专家的必备功课和职责。尽管在日本搜救工作很紧张,但作为工程力学研究所派出的唯一赴日救援的结构专家,刘如山肩负着多重任务,除地震科考外,还要发挥结构专家的作用保障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安全,并负责接待。在科考中,刘如山积累了很多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作为我国今后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依据将被学者们一起共享。刘如山比其他人更多一份辛苦。
在以往一些地震中,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结构专家在现场就要发挥安全和营救的技术指导作用,根据损毁建筑物结构实际情况判断从哪儿撬起救人更安全,但这次海啸把许多房屋撕成碎片,已没有结构可言。
作为唯一的结构专家,刘如山此次不仅担当着救援现场安全技术指导的重任,同时还要考察当地的建筑特点以及地震海啸的特点,分析原因,做好地震科考,为将来地震工程研究做积累。
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更利于抗海啸
刘如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这次日本地震虽然震度很高,但地震对他们工作区域的木屋影响很轻微,在海啸没有到达的地方,很多房屋甚至都看不到裂缝,只看到少数房屋有玻璃破碎和墙皮脱落现象。
离海岸较近的木屋虽然躲过了地震但却没能躲过海啸的袭击,巨大的海啸摧毁了大量的房屋、道路、桥梁,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破坏。
刘如山观察到,在海啸冲击过后,木质结构的房屋被冲击严重,而钢骨、水泥以及钢混结构的大型建筑则保存得比较好,虽然海水冲进房屋,造成室内财产损失,但是结构整体没有破损。这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刘如山一面感叹日本木屋抗震性能强的同时,一面感叹其抗海啸能力太弱,根据观察得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要比木屋有更强的抗海啸能力。
刘如山建议今后建在海啸可能发生地方的建筑,尽量用钢骨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做大型建筑,这样能提高建筑物对海啸的抵抗力。
面对灾害预警要往最坏处打算
刘如山说,根据日本当地提供的数据,这次海啸共造成大船渡市死亡200多人,失踪200多人,其中很多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地震而亡,大多是因为海啸溺水而亡。
刘如山在救援中就死亡原因采访了几个当地人,他们给出了一致的答案——“躲过地震但却因海啸溺水而亡的人大多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因为日本近些年没有发生超大型海啸,虽然多年前发生了智利海啸,当地人觉得离他们很远,在思想上麻痹大意,对海啸的到来掉以轻心。原本地震发生3分钟后,日本气象厅发布了大海啸警报,大船渡市所在的海湾离当时的海底震中有130多公里,地震后有大约几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往高处撤离躲过海啸,但很多当地人觉得海啸不会这么大,结果被海啸席卷而亡。
“小心驶得万年船!”刘如山建议“在今后的防灾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面对预警,一定要往更坏处打算。这样才能脱险。”
海啸颠覆了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
在搜救中,刘如山观察到地震与海啸造成的伤亡有很大差距,地震后有个72小时救援黄金期,但这次日本巨大地震引起海啸灾害的救援的最佳时机,与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相比缩短为几十分钟、几小时,最长也就只有一两天而已。
海啸地震后,搜救队员与时间抢跑要大大提速。据统计,在大船渡市地震发生后第一天搜救出了12人,第二天搜救出3人,到第三天以后搜救出的人数就下降为0。被海啸袭击卷到水里后几分钟不救就可能导致溺水而亡,搜救黄金期被大大缩短,尽管救援人员与时间抢跑,但能在海啸地震中搜救活人的确很难。
调研中刘如山发现,面对海啸的突袭,逃生路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的结局,那些沿海浪同一方向逃生的人速度当然快不过海啸,都被大浪席卷而走,而那些灵活的人拐了一个弯往高地逃生,都顺利获救。
刘如山建议有必要对于海啸逃生设计一些包含逃生路径等内容的预案,让那些可能发生海啸的地方的人们演练。
日本应急协作互救机制值得借鉴
在日本生活工作了12年的刘如山对于此次大地震中日本民众的镇定打了一个很高的分数。核辐射危险临近,食物缺乏,日本国民都不慌不忙,有秩序地排队领取。这种能在大灾面前保持如此淡定的素质值得我们借鉴。
刘如山另一个感叹是日本相邻县市的应急协作互助救援机制。在中国救援队13日到达大船渡市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相邻县市的消防署队员在现场搜救,第一天第二天搜救出的活人都是他们找到的。而中国救援队到达后已经是地震第三天,日本自救活人的数字也已经下降为0,搜救活人已经不可能。
日本由于处于地震多发的岛国,因此相邻县市在地震救援中的协调互救机制很牢固,每年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各地区的消防队员经历多次磨合后互相之间配合默契,能很快进入救援状态,赢得了最佳救援时间。
(本报哈尔滨3月24日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