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贸商人:惊险刺激的淘金梦
文/王猛 本刊记者/李云虹
发生在丹东浪头湾的午夜惊魂,使得鸭绿江畔响起了枪声;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场骚乱,使得在该国经商的商人撤离……边境局势紧张,使得在那里从事边贸生意的商人们,走入了记者的视野。
袜乡走出的“西施特拉”
从“中国袜业之乡”走出国门的杨彩平,在从事中吉边贸生意的同时,身兼南方华商商会会长之职。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骚乱之际,她挺身而出,协助华商撤离危险境地。
诸暨位于浙东会稽山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相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故定此境为“诸暨”。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诸暨市每年生产各类袜子180亿双,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
杨彩平的家就在诸暨五泄镇西皇村,从小就跟袜子打交道的她,一直想着能在事业上有所突破。
1997年,杨彩平夫妇带着8岁的儿子,远离家乡赴新疆伊犁做起了袜子生意。凭着良好的信誉,杨彩平夫妇在新疆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1998年,杨彩平走出国门,到哈萨克斯坦卖袜子,做起了边贸生意。
期间,有个吉尔吉斯斯坦的客户拖欠了杨彩平200万元货款,迟迟不还,杨彩平夫妇在第二年,首次踏上吉尔吉斯斯坦索讨欠账,没想到这一去,竟然在异国他乡呆了10多年。
作为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新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有人口500万。那段时期,吉尔吉斯斯坦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
“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对这个国家的第一感觉就是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发展较快,但仍有不少地方十分贫穷。”杨彩平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看到欠款的客户无力偿还,也十分无奈,刚好有其他客户劝他们在吉国发展,他们自己也很看好当地的发展潜力,于是,杨彩平独自留在吉国,做起了生意。
她带来的袜子在当地十分受欢迎,随即,她设立了10多个代理商,产品供不应求。凭着“诚实、友爱、守信”这一信条,她努力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在当地扎下了根。
为了减少生产流通环节成本,杨彩平在当地建起了袜厂,招聘当地人进厂做工人。
当地建厂、当地招工,不仅促进了奥什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难题。杨彩平的做法,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和支持。
3年后,杨彩平从诸暨老家叫来了丈夫,跟她一起在吉国创业。她的生意越做越大,2003年开办五星凯利国际物流公司,2006年开办红太阳商品批发市场,2009年在贾拉拉巴德开办建材市场,生意涉及纺织、物流、商贸、砖厂等多个领域,她成为当地最大的华商之一。
作为当地华商的领军人物,杨彩平一直无私地帮助着大家。为了给华商在当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经商氛围,她热衷于慈善事业。
这几年,杨彩平在当地树立了一定威望,在华人界,大家都称呼她“杨姐”。杨彩平的籍贯诸暨是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乡,因此,在当地吉国居民中,不管男女老少,都称她为“西施特拉”(姐姐的意思)。
近年来,到吉尔吉斯斯坦经商和创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当地政局动荡不安,一些中国人在吉国受到当地流氓甚至政府工作人员的欺负。
一天,从福建到吉国经商的金先生,被当地警察莫名其妙地扣押了护照。金先生讨要无果,无奈之下,找到了当时在华商界有一定影响的杨彩平,希望她帮忙把护照找回来。
几天后,杨彩平把护照送到金先生手里。“他当时问我交了多少钱,我告诉他没有花钱。”杨彩平说,其实她自己给那些警察送了100美元,讲了不少好话,对方才将护照还回来。
“杨彩平天生就是个很热心的人,经常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并垫钱帮别人办事,但办完事却始终不会开口问别人要钱。”在吉华商都如此评价她。
据悉,吉尔吉斯斯坦2008年的贪污感知指数是1.8(注:0为最腐化,10为最廉洁),是世界上20个贪腐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华商无缘无故被扣护照、莫名其妙被抢财物之事时有发生。
华商货物经常会遭到当地人的哄抢,为防止惹麻烦,华商们大多忍气吞声。杨彩平的货物也被哄抢过,但她却做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找警察。
“我当时就想,再这么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于是就去找当地警察解决问题。”杨彩平说,她一个中国女人去找警察讨说法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在华商们的眼中,杨彩平是一个有胆量、可信任的人。
杨彩平认为,华商应该“抱团”生存,随即,她与金俊南、宋五一等人筹划成立南方华商商会,并在2005年起就任会长。
如今,南方华商商会是在吉国最大的商会之一。
华美转身
从银行白领到商人,从工薪阶层到身价千万的企业家,韩华(化名)——这个生于1971年的邵东汉子历经8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化茧成蝶。
邵东,因居邵阳之东而名。这座面积不过1768平方千米的地方,却活跃着130多万邵东人——这不仅让其成为湖南人均耕地最少的县,甚至很长时间都是最穷的县之一。某种程度上,这与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所处环境颇为神似。与温州人为了谋生当挑货郎类似,人多地少的邵东人无法从几分薄田上获取赖以生存的粮食,只好将目光转向别的门路。
而千百年绵延不绝的“尚武修文”传统,最终衍生出邵东人的经商闯荡之风。韩华便是这支经商大军中的一员。
2002年之前,韩华还是邵东一家银行的职员,却经不起在老挝“横财大发”的亲戚的诱惑,决定下海经商。
2002年9月,他带着3000元钱和两套换洗的衣服出现在昆明汽车站,开始了闯荡老挝之路。经过一天一夜的车程,韩华到达了云南的边境小县——勐腊县,随后又马不停蹄地租车赶到了磨憨关口。
第二天,在磨憨休息了一晚后,韩华办好出境证件,过了关卡,直接搭车前往万象。
“那时候还不是现在这种中巴车,而是那种农用车,加上路面不平,搭车的人又多,我坐在最后面被颠簸的车抛得很高。”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那么颠簸的车,那些老挝人居然能在车顶爬来爬去拿东西而不被甩出去。
早上8点多,韩华到达了万象,但下车后的第一眼让他不能相信这里就是老挝的首都。汽车站地面并不是水泥铺成的,而是泥土,“路面跟我们邵东县城简直没法比”。
只带了3000元钱的韩华,在到达老挝时,已经花掉了2100多元。好在亲戚帮忙,他在占巴塞省的巴色市租了间门面房,又从亲戚那里赊了些摩托车,等卖掉摩托车再把本钱还给亲戚。
然而,这种陌生的环境让他很不适应。在家时,睡高床枕软枕,可到了老挝,则是光秃秃的木板床,加上来老挝的途中一路颠簸,让他一个月内都感到全身酸痛。由于天气湿热,蚂蚁特别多,就连吃饭的时候碗里都是蚂蚁,这让他整个人瘦了一圈。
最难受的莫过于怎么打发时间。在巴色,没有电视机,没有可以打牌聊天的朋友,没有书看,收摊以后只有早点睡觉,这对于在家是夜猫子的他是个难题。
在占巴塞省做生意有个特点,就是大家即使有店面也不把货物摆在店里卖,而是在自己的店面前搭个棚子,然后,把货物都摆在棚子里卖。因为老挝人民都很友善,治安也不错。
刚开始的时候,韩华和七八个相熟的人把摊子都摆成一排,就只留下两个人守摊,其余人就休息或者在一起打牌。然而,随着摩托车的销售量直线上升,所赚的钱也成倍地翻番,韩华开始把关注重心放在自己的生意上。
韩华做生意以诚待人,与人为善,所以,摩托车的销量越来越好,最好的一天是卖了76台车,请了22个帮忙装车的老挝人,那一个月就卖了1100台,赚了20多万元。比起在家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的工资,韩华尝到了经商的甜头,而那些对环境的不适应的“症状”也渐渐消失。
随后,韩华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门面扩大到五间。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风险也越来越高。因为老挝人有个习惯,买大件的东西喜欢分批付款,欠下的钱算利息,利滚利,最后很多人是还不起的。在老挝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想去哪里直接走人就行了,有些人还不起钱就会携家带口地跑掉。
从2002年到现在,韩华仍有三四万元的账没收回来。
曾经有段时间,手机在老挝那边特别畅销,于是,韩华和10来个家乡人一起去到深圳考察,打算做手机生意。考察一番后,这个计划最终还是流产了。因为韩华发现市场只有这么大,做的人却这么多,不喜欢跟风的他选择了放弃。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摩托车销售量下降不少,加上同行竞争大了,利润空间小了,韩华决定另辟蹊径。在2008年的东盟博览会上,他和朋友看中了老挝红木资源丰富的商机,于是决定合伙闯进红木加工行业。
趁着红木加工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韩华又和朋友做起了药材生意,只要从老挝把药材运过来转手卖掉,保守估计可以赚200万元。
对市场信息的灵敏感应和精明的生意头脑,造就了韩华从年薪三四万元的白领转变成身价上千万的企业家。机遇与风险共存,是他这些年边贸生意的深刻体会。
敢为天下先
而立之年的张汉(化名),只有初中文化。但20多年来,在广西沿海和中越边境经商,使他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从身无分文到如今小有成就,他不断地挑战着人生极限。
广西防城港市白龙村,有一个美丽的珍珠湾畔,对面是一湾之隔的越南。
相传东汉顺帝时,南珠已成为吸引中原商贾的磁场。合浦郡军官却强行关闭合浦珍珠市场,一时间珠贩绝迹,珠乡经济崩溃,成为饿殍遍地的荒野。后来,会稽孟尝替任郡守,移风改政,开放珠市。珠蚌终于重还合浦,合浦经济复苏,成为富庶之乡。“合浦还珠”遂被传为佳话。
1 9 8 4年,初中毕业的张汉辍学在家。面对家乡茫茫的北部湾大海,他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俗话说靠海吃海,在防城土生土长的张汉终于在海边看到了希望:他看到海边渔船打鱼回来,很多螃蟹都没有人要,于是,他萌发了利用临海的有利条件做海产品生意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本钱。
最终,张汉只得“买了一台自行车,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收起了螃蟹”。
年纪轻轻的张汉每天早上5时就准时起床,挨家挨户收购乡亲们从海上捕捞上来的青蟹,然后,运到市场出卖。这一干就是5年时间。
省吃俭用的张汉把贩蟹得来的微薄收入积攒起来,为的是把生意一步步做大。“这5年,是我人生创业的艰难起步阶段,重要的不是在于积攒那一点十分有限的资金,而是养成自己吃苦耐劳的习惯。”张汉说。
1989年,开放后的东兴,边贸生意逐渐热闹起来。张汉瞄准了这一大好时机,再一次做出大胆抉择:到邻近家乡的边陲小镇东兴闯一闯,与越南人做生意。
他听说,“越南那边有很多螃蟹”,熟门熟路的螃蟹生意正对他的胃口。于是,他第一次跨出国门。
不过,与以前在白龙老家贩蟹相比,现在跃出国门直接跟越南人打交道,地生人不熟,语言又不通,张汉遇到不少困难。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不得不自学越语。在学了一些简单越语对话后,他就开始与越南商人沟通了。
有了一定经验之后,他每天乘船到越南沿海地区,步行穿越于越南海边农村山路之间,收购当地居民刚从海上捕捞的青蟹,然后,返回东兴,包装后托运到外省。“经常是晚上12点后才从越南回到东兴,但还得马上打包保鲜外运,否则青蟹就会死掉。”
由于张汉讲信誉,越南人喜欢与他做买卖,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随着生意规模的不断扩大,张汉终于靠着越南的螃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他也见证了东兴边贸从无到有,走向兴盛的过程。
当岁月的车轮行进到世纪之初的时候,螃蟹商人张汉又投身炙手可热的红木市场。
2005年,张汉看见红木提价,“每天提一两千块钱一吨”,敏锐的他意识到,这个生意可以做。对越南颇为熟悉的他,找到过去在越南的朋友,探得“越南的红木和中国的价格差”……
对于现在从事什么边贸生意,张汉隐晦地没有说明。他只是告诉记者,在红红火火的边贸市场,商人们经营的生意五花八门,但只要有商机,就总会有人去尝试。
因为,在边贸收获成功的人都有着同样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敢为人先,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有可能赚得第一桶金。
无论做什么边贸生意,张汉总是果断而迅速。十几年的边贸生意让他深深懂得,这里的商机稍纵即逝,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有可能跑在别人前面。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8月下半月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