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9, 2010

中国式“诚信”的硬伤

  中国式“诚信”的硬伤

  本报评论员 令狐补充

  程序规范形同虚设,违规逾矩成为常态,遇事竭力捂住盖子,惹祸奋勇推诿责任,究因问责要么轻描淡写,秘而不宣,要么了犹未了,不了了之,这是中国式“诚信”的一个硬伤。8月期间发生的两起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一在航空,一在食用油,虽分处两个毫不相干的行业,却也在这方面产生了奇异的共振。

  三聚氰胺是普遍现象?

  8月24日,伊春空难,42人死亡。事故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飞行员违规操作是引发灾难的主要原因。令人惊骇的是,民航系统早在2009年已查出200名以上的飞行员资历造假,其中被指应对伊春空难负责的深圳航空就高达103人。仅今年1~7月,民航全行业共发生事故症候103起,其中人为事故占到17起,多是违章作业所致。而以上消息,伊春空难发生前民航从未对外公布。

  2月14日,江苏质监部门检测出湖南金浩茶油高致癌物质苯并(a)芘含量超标。18日,湖南质监局从多个批次的金浩茶油中查出该高致癌物质含量超标。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这一严重威胁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事故,湖南省质监局并未遵守有关法规,走程序告知公众。检测结果仅仅在湖南省质监局网站进行了短暂公布后迅即撤销,这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这样被纳入了秘而不宣的通道。

  事实上,民航系列腐败案曝光,航班频频误点民怨不已,支线航空畸形繁荣而管理混乱,或许都可视为公众感知民航安全隐患的晴雨表,但仍远不及行内人心知肚明。“业界早就在竞猜,谁的飞机会掉,什么时候掉。”据传这句让人心惊肉跳的狠话,出自伊春空难前数月某航空资深人士之口。媒体报道称,民航总局负责人在2008年某次内部会议上,曾将飞行员资历造假形容为“民航系统的三聚氰胺”,结果除了一语成谶之外,显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直到航空安全状况被伊春空难定格。就是到了这一步,深圳航空公司媒体联络人仍宣称对本公司有103位飞行员伪造资历一事毫不知情。

  而从将金浩茶油的检测报告隐匿的一刻起,湖南省质监局即置公众健康安危和知情权于不顾,视政府的信誉和职能部门的操守如无物,沦为了自称“弱小”的这家茶油企业的下属部门,全力协助金浩茶油隐瞒致癌物超标的事实长达半年。其间,湖南省质监局甚至不惜滥用权力压制媒体报道。

  更加让人错愕的是,至今湖南质监局仍坚拒认错。9月2日,湖南省质监局向媒体发布了一个新闻通稿,称已资助解决茶油企业因“浸出法”导致致癌物超标的工艺难题。“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湖南省政府立即拨出专项资金,由省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堂堂司职质量监管的行政部门,如此尽心地为因危害公共安全本应依法查处的企业服务,而不顾致癌物超标可能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凡良知未泯者,或可对此浩叹一声冷血无耻,莫此为甚吧。

  把事故当故事

  拿伊春空难来说,遇难者尸骨未寒,调查尚未有最终结果,各方已经四处出击推卸责任了,河南航空即被要求改回鲲鹏航空原名,间接控股河南航空的国航唯恐避之不及,连忙高调撇清关系。

  “不要把河南航空的事故当成故事。它是事故,不是故事。”民航总局负责人的这一说法意味深长,但被指要对空难“负全责”的深圳航空给人的印象却是淡定如常。在被问及有103位飞行员资历造假一事时,深航媒体联络人反击道:“(民航总局)既然查出了这么多飞行员不合格,这批人要怎么处理,他们应该有个说法。”面对如此场景,确实有必要问一句:某些人是不是正在企图把一场死亡事故转化为一段展示卸责功夫的故事?或者这本身就是民航业安全隐患丛生的现实,或还在继续的故事?

  调查事故原因,惩罚事故责任人,不但是现代社会公共治理中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防微杜渐,保障公共安全,避免重蹈覆辙的必要措施。为此,遵循三鹿三聚氰胺牛奶案的办法,依法严惩金浩茶油食品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人的呼声已经响起。

  但现实是,事态胶着,波诡云谲。湖南质监局和金浩茶油依然一如既往配合默契,疑似在联袂表演一出推诿责任的大戏。一方面,湖南质监局依然固执己见,矢口否认监管失职,处理有过失;另一方面,金浩茶油上蹿下跳,翻云覆雨,事发前胆气十足“严正辟谣”,事发后频抢镜头,最新动向是老板发信煽情求饶,被明眼人指为其道歉并无诚意,倒更像在作秀为湖南质监局打掩护,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虽然金浩茶油事件许多问题依然疑点重重,不过,从已知信息看,正是湖南省质监局监管不力,没有依法行政,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才导致了恶果。湖南质监局无法否认身为政府机构,却站在了危害公众利益的企业一边,隐瞒消息,包庇企业,甚至申请公共财政专项拨款为企业解困的这些事实。故而,指控湖南质监局负责人涉嫌犯了玩忽职守罪和渎职罪,湖南省质监局伙同金浩茶油涉嫌犯下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并非毫无理据。

  荒诞的维稳逻辑

  面对质疑和指控,湖南省质监局从最初辩称粮油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布金浩茶油质量问题是为了“维稳”,继而改口“企业不公布,我们也没办法”。最新的说法则出自副局长甘跃华之口,“湖南省质监局没有信息公开的权限,必须由国家统一公开发布”。理由再次回到了饱受质疑的荒诞的“维稳逻辑”上。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质监局2009年5月上任、试用期1年的新任局长蒋新祺,上任伊始,即频频在媒体曝光,大谈“质量安全年”、“质量兴湘”。但金浩茶油质量问题曝光后,蒋新祺对这一起发生在其试用期内的事件异常低调。可查的记录为,他曾通过电话向某媒体表示:湖南省质监局对整个金浩茶油事件的处理是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的,近期有诸多媒体称湖南省质监部门在金浩茶油事件上存在隐瞒的问题,是不合事实的,相关事件的细节由政府宣传部门负责发布。

  从负责全面工作的一局之长的态度中,不难发现湖南省质监局面对隐瞒信息这一事实不松口不认错,并非没有由头。结合到这位记者出身,有宣传官员经历、从事质监工作多年的局长,金浩茶油出问题之时,正是其新官上任试用期,这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金浩茶油事件处置失当,给湖南茶油产业和政府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有目共睹。湖南有关方面应该就此问题进行公开公正的调查处理,给消费者一个交代,也给湖南人民一个说法。如何调查认定相关事实,并依法进行问责,很值得期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