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在家里亮起,彝族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220千伏天宫庙变电站为彝乡带来发展新动力
2008年以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投放逾3亿元,在马边开展定点扶贫
昨日清晨,马边县建设乡高石头村,初春的小凉山乍暖还寒,正是核桃苗成活的关键时节。34岁的村民司杜杨机,早早来到自家核桃地,逐一检查地里的222棵核桃苗。“全都要活起来,一棵也不能少。”司杜杨机说,核桃苗是通过乐山电业局牵线搭桥后,由当地农业产业开发企业送来的,不能辜负了这一番深情厚谊。
2008年以来,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对马边彝族自治县实施“造血式”扶贫,逐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电力帮扶资金已投放3亿多元,定点扶贫陆续开花结果。
行业扶贫:无电户通电打麦子不再下山
2010年12月3日,大竹堡乡半边山村,彝族新年的气氛久久不散。这是67岁的吉除木良,第一次在家里亮起电灯过年。“我都60多岁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上电。”说起与往年彝族年的区别,吉除木良反复念叨“就是亮”,“有电没电就是不一样”。
在苏坝乡越胜村,村民娄俄阿尔的感受就要具体许多,“今年荞麦的收成很好,通电后村里有人买了电磨,我们打麦子不用下山,再也不用背上背下”。在苏坝乡茶园堡村,村民曲模石铁用着新买的脱粒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吉除木良等人是2010年3月用上电的。而在2008年,马边全县还有无电户1681户、7405人。对口扶贫开始后,电力部门共投资4771万元,新建和改造高压线路257.32公里、低压线路773公里,新建和改造变压器196台、总容量9800千伏安。
除消除无电户,电力部门也加快了电网改造步伐。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一直以来马边电网结构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电力部门为马边量身定制了5年电网规划,估算总投资5.2亿元。
2009年底,220千伏天宫庙输变电工程如期竣工投运。2011年初,烟峰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马边电网将形成以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骨干的网架,为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产业扶贫:送树苗猪崽“输血”变“造血”
除利用行业优势,为彝乡群众解决用电难,电力部门还开展了产业扶贫。其中,乐山电业局确定建设乡作为帮扶片区,重点帮扶黄毛埂、湾耳沟、高石头、乐堂寺、红旗等5个村。“不仅要解决他们现在的困难,还要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路。”乐山电业局党委书记陈永举说。
通过电力部门牵线搭桥,司杜杨机等42户村民加入了核桃综合产业开发合作社。2
月24日清晨,首批4000株优质核桃树苗送到了建设乡高石头村。村民司杜杨机和其它41户乡亲,早早地来到核桃苗发放现场。根据土地规模和种植要求,司杜杨机很快领到了222株核桃苗。
“树坑深度要符合要求,定根水一定要浇透。”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4000株核桃苗依次被种入该村核桃综合产业开发示范园。
“3至5年就能挂果,核桃林下还能套种粮食、药材。”想着即将脱贫致富,司杜杨机喜上眉梢。高石头村村委会主任黑来石古也表示,希望首批42户村民能带动全村干果产业发展。除司杜杨机等人外,在电力部门的帮扶下,高石头村还有6户村民,搞起了生态猪养殖,并已初见成效。此外,电力部门在产业帮扶中,还引进了农作物立体高端种植等项目。
教育扶贫:投资135万建起爱心希望小学
定点帮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建设乡三溪村小学,有6个班213名学生,但建于
1952年的校舍早已年久失修。定点扶贫启动后,四川省电力公司将选定将该校迁址新建为“国网爱心希望小学”。
新址位于三溪村6组,工程总投资163.7万元,其中省电力公司捐资135.87万元。2009年5月5日,学校按照“8级地震震不垮,50年一遇的洪水不受损”的标准开工建设。2010年2月春季开学后,新学校便投入使用。
2010年8月24日,高石头村彝族学生雷子哈布,接到西南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村里首个大学生。这让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欣慰不已。原来,省市电力部门领导分别与该村16户贫困户结对,而王抒祥的结对者正是雷子哈布的父亲。
而在乐山电业局局长赵勤帮扶的阿祖拉铁家,3个孩子每学期4000多元学杂费、生活费,是一家人最头疼的事情。这学期开学前,得知拉铁家的困难后,赵勤及时送去了1500元学费,并为孩子们送去“好好学习,做有用的人”的勉励。
教育扶贫还体现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定点扶贫启动以来,国家电网四川乐山电业局在供电辖区内先后建成4个“川电留守学生之家”。其中,马边东光小学的留守学生之家,可以容纳80名孩子开展文体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阅读、上网、看电视,还可以给父母打亲情电话。
与此同时,为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和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用3年时间在当地一所职业中学联合定项办班,培养种植、养殖业的专业能手。文/图肖雁李红燕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