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1, 2010

北京军区再兴大比武军演 竞赛发生多方面变化

  从内蒙古边防到华北大地,从燕山脚下到渤海之滨,从太行山麓到吕梁山脉,绿色军营中到处可见群雄逐鹿的场面。

  今年初以来,北京军区采取“自下而上、分类指导、逐级组织、层层比武”的方式,举行了自1964年全军大比武以来规模最大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训练大比武,全区官兵纷纷走上擂台,大显身手,争当文武状元。

  “八一”前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北京军区部队看到,从战区机关到基层连队处处是比武竞赛的热烈场面。为了这次大比武,北京军区成立了比武竞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基础训练比武竞赛的决定》和各系统、各兵种专业共24个分册的比武竞赛实施细则,全区23万余名官兵全员参加了比武竞赛。

  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领导向记者介绍,比武竞赛分四个层次举行:军区组织的比武,军区机关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4大部和抽选的9个旅团首长机关、8个建制营、27个专业分队、32个主战兵种分队、78个重点专业尖子个人,共2110人参赛;军师组织的比武,全区61个军、师级单位,组织180场比武,37000人参赛;旅团组织的比武,全区610个旅团单位组织920场比武,53000人参赛;营连组织的比武,全区2100个营连单位组织了13000场比赛。

  这次比武项目,以训练大纲规定的基础训练阶段必训课目为主,涉及理论、体能、军事技能、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保障等各兵种专业训练内容,重点突出基础性课目、信息化内容、新武器装备、旅团以下建制单位,共设置300余个比武课目,覆盖了训练大纲的全部内容。

  与1964年那场著名的全军大比武相比,北京军区这次比武竞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比武环境:由骡马化向机械化、信息化转变

  北京远郊,燕山脚下,比武现场:一辆辆新式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防空导弹、电子干扰车排列有序,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许多装备在这里再次亮相。

  现场指挥员告诉本刊记者,1964年大比武,我军处于骡马化时代,当时大比武以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轻武器和六零炮、八二迫击炮等步兵伴随火炮为主,机械化装备比赛项目很少。

  这次比武我军已完全实现摩托化,正处于机械化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阶段。因此,北京军区在比武课目设置上突出了机械化和信息化特点,坦克、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电子干扰车、防化洗消车、火箭布雷车等机械化装备参加了比武竞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武竞赛的信息化特点十分明显。首长机关设置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战术作业;防化兵设置了GPS接收机操作、观测仪测距操作;参谋军官设置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作战文书起草和利用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地形分析、战术计算;侦察兵设置了卫星定位系统、激光观测器材的操作和使用;防空兵设置了由计算机输出模拟信号,完成搜谱跟踪目标;通信兵设置了计算机操作、网络安全防护专业;所有参加比武的军兵种都构设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背景和复杂电磁环境,“北斗一号”手持机操作系统和信息化基础知识为所有专业必考内容。

  从1964年到2010年,相隔46年的两次比武清晰显示出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性变革,我军已完成了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比武类别:由单项课目向综合课目转变

  在比武过程中,一幅群英荟萃,各兵种决一雌雄的场面呈现在本刊记者眼前。

  坦克兵比武拉开序幕。参加国庆60周年受阅的装备方队第一车——01-01号国产新式主战坦克的修理竞赛正在进行。比武设置了通信系统、电气系统、底盘系统三大故障,特级修理技师葛希波和无线电修理工张宝军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夺魁。

  炮兵的比武令人叹为观止。“11秒!只用了11秒就命中了目标!”某机械化师炮兵团团长赵宏刚看到皮圣旺打出了自行反坦克炮的好成绩,激动不已。以往装填炮弹,从瞄准到射击需要23秒,这次比武将时间缩短了一半多,怎能不让人叹为观止?

  防空兵的比武叫人称绝。装备地对空导弹的某防空旅一营一连一班是防空兵比武的状元,在比武现场,二炮手顾新卫密切配合一炮手李龙一次次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以综合成绩第一名夺得金牌。

  工程兵比武,颇具特色。来自全军的12名地雷爆破专业尖子走上擂台,“轰、轰、轰”,随着三声巨响,某集团军工兵团中士李兴威连续完成爆破铁丝网、爆破钢索、爆破木桩等三个爆破项目,又接着开始排雷作业,四个比赛项目,仅用了10分03秒,就自豪地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十多个兵种、近百个技术专业的官兵分别展开角逐,精彩一幕幕呈现,让人目不暇接。

  本刊记者在比武现场的一幅《北京军区基础训练比武竞赛实施计划统筹图》上看到,这次大比武严格按照全军训练大纲规定,统筹军事、政工、后勤、装备教育训练内容,把所有专业、所有课目、所有内容都列入比武范畴,除陆军航空兵外,包括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侦察兵和后勤、装备专业等北京军区的所有兵种和技术专业,是北京军区历史上参加比武专业兵种最全的一次。而1964年大比武,大多为单兵尖子和单项军事课目的比武,显然这次比武向前发展了,它更注重于检验现代化兵种的整体素质。

  比武对象:由士兵向军官转变

  在北京军区比武竞赛“状元榜”上,军官状元比比皆是:参谋军官第一名,某团参谋吴永亮;通信对抗超短波第一名,中尉李建东;电子对抗装备维修第一名,某部站长王强;网络安全防护第一名,上尉张伟;财务专业财会第一名,上尉段建国;……

  本刊记者在北京军区组织部了解到,这次比武各级批准立功受奖的军官数百人,其中军区批准的一等功3人、二等功19人、三等功26人,是北京军区历史上比武活动中军官立功受奖人数最多的一次。

  “有高素质的军官,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士兵;高素质的士兵强一人,高素质的军官强一群。”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军区的这次比武竞赛突出了军官参赛。

  究竟有多少军官参加了比武竞赛?北京军区比武竞赛办公室有关人员向记者透露:“与1964年大比武,士兵是参赛主体不同,这次比武军官和士兵共同参赛,军区、军师组织的比武,把军官作为主体。全区有45000多名军官参加了这次比武,其中大军区机关军官920余名,军师旅机关军官5900名,团级领导机关军官8700余名,营连军官近30000名,是北京军区历史上军官参加人数最多的大比武。”

  把考兵与考官相结合,是比武观念的转变,45000多名军官参赛的效应显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武规模:由单兵尖子向建制单位转变

  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北京军区通报表彰基础训练比武竞赛的获奖单位名册上记录:全区比武竞赛优胜单位65个,其中旅团首长机关4个,建制营3个,建制连队50个,专业班(组)8个。也就是说,获奖的单位都是成建制的一线作战部队,上到旅团,中到营连,下到最基层的作战班组。

  这65个优胜单位究竟是从多少建制部队中脱颖而出的呢?由于保密的原因,记者只了解到一个大概情况:“1964年大比武,突出了各部队的尖子兵,这次比武突出了成建制部队和群体参赛,全区671个军师旅团参加了比武,营连参赛单位涵盖了全区所有建制分队和保障单位官兵,旅团机关和营连所有官兵都参加了比武竞赛,呈现出比武竞赛的广泛性和全员性。”

  未来作战,既要体现单兵素质更要发挥成建制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好比一个手指与一个拳头的作用,北京军区这次比武竞赛突出建制部队就是要更好地锻造一大批雄师劲旅。

  比武层次:由高层向层层转变

  1964年全军大比武并没有层层开展,高层比武比例较大。而北京军区这次大比武从基层比起,从连、营开始比,比到团、旅,比到师、军,最后比到战区,实现了由高层比武向层层比武的转变。

  比武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产生了近2万名训练尖子,创建了5600余个训练纪录,北京军区评出的训练先进单位27个,训练尖子274人,优秀教练员246人。这次比武竞赛发现了一批在军区乃至全军叫得响的先进单位和尖子个人,为全区树立了训练标杆,强化了官兵“爱军精武、崇尚荣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带动了全区的军事训练向高层次发展。

  7月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前往北京军区比武竞赛现场观摩了比武竞赛,对参赛官兵高昂的士气、精湛的武艺、过硬的作风、规范的动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北京军区党委大抓军事训练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郭伯雄指出,开展群众性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和顽强作风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要以胡主席关于军事训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军委、总部关于军事训练的方针原则和指示要求为依据,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为主题,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练兵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兴起军事训练热潮,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能力。

  徐才厚指出,贯彻落实胡主席有关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有力地抓好军事训练,必须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全面训、全面比,科学训、科学比,着眼实战训、着眼实战比,严格按大纲施训、按规律办事,在练技术、练战术,提高军事技能的同时,也要练思想、练作风、练心理,充分发挥军事训练对提高官兵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建设的综合效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