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9日快报报道《桥洞里的过冬者》中,一句“他们是拾荒者,是乞讨者,是没找着工作的民工兄弟,他们都有回不去的家乡”,让人感慨万千。
我不知道那些“城市逐梦”的农民工在这样的天气里露宿街头是个什么滋味,喝酒跑步、蜷缩在简陋的行李包里是不是有用,但我知道城市的冬风和农村的一样凛冽。只不过他们在老家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在这里,只有冰冷的水泥地、刺骨的寒风和悲情的无助感。
我们是否可以躺在暖被窝里扪心想一想,这个城市是否可以给他们多一点人性化的管理和关怀?
诚然,不排除有些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他们的行为还达不到文明社会的标准。但恕我直言,吃得了苦的农民工多数是厚道的,稍加引导和人性化的管理,这些毛病应该能消除。既然这些都不能成为理所当然的借口,那么民工“临时宿舍”的消失是不是不那么有人情味?还有,城市救助站远离劳工市场,条件虽然好了很多,却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而且被冠以“流浪者”也使本性纯朴的农民们难以接受,是不是应该在机制上改良一下?
今年这场寒潮凶猛,让人不禁为民工兄弟捏一把汗。政府应一如既往地承担起救助的责任,哪怕是临时性的过渡也好。农民工解决了多少城里人头痛的问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
当然,不能万事依赖政府,社会力量不能袖手旁观,也许无意中的一个机会,就是农民工的一顿饭、一夜宿。
人心都是肉长的,温暖了农民工的身子就是温暖了农民工的心,除了能够安心找工作养家糊口外,他们更会牢牢记住南京——这个温暖人的城市!
南通如东县读者 周风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