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0, 2010

特区一体化建设取得7大进展

  

特区一体化建设取得7大进展
17日下午,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议上,王荣和许勤通报他们各自领办提案的办理情况。深圳商报记者 林 勤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张为真 彭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17日在市政协五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就他领办的《关于加快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的提案》的办理进展情况,向市政协常委们做了通报。

  记者获悉,特区一体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当年初见成效,五年根本改观,十年基本完成”。目前,相关工作已取得七个方面的积极进展。

  法规政策率先规范统一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清理,将今年7月1日以前通过的现行有效的120项法规中的101项,自7月1日起在扩大后的深圳经济特区适用。有13项法规暂缓在新扩大的特区范围内实施,市政府已于11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上报了废止7项法规、局部修改3项法规的意见,另外2项需整体修订的也已按立法程序上报市人大常委会。长期以来困扰深圳的“一市两法”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

  在政府规章方面,6月30日,市政府发布政府令,明确今年7月1日以前通过的现行有效的70项规章中,保留41项,暂缓实施8项,废止21项。目前,市法制办对暂缓实施的8项规章也已提出修订意见,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后近期将上报市政府。

  法定图则基本全覆盖

  我市加强了特区一体化建设计划与“十二五”规划的相互衔接,将特区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及各区域新的功能定位等体现到“十二五”规划之中。市规划国土委目前已基本实现法定图则对全市建设用地的全覆盖,以规划标准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

  三年实施计划已出台

  12月9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0-2012)》。三年实施计划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从法规政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以及促进深港合作和深莞惠一体化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部门分工。

  在推进方式上,明确以点带面,结合“四大新城”建设,重点加快坂田华为片区、二线拓展民治片区等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一体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尽快弥补原特区外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建设欠账,市政府8月25日开工建设包括10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内的第一批60个重大项目中,有9项分布在原特区外地区,涉及道路工程、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等。10月31日,市政府又开工建设第二批重大项目,其中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地区。同时,为促进原特区内外交通发展,市政府强力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目前,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83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65%;连接原特区内外的1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将在2011年6月前陆续建成运营,原特区外地区的交通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培育产业聚集区

  市委市政府今年下半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业,着力构建“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市里正在重点发展坂雪岗、光明、观澜、石岩、福永北-沙井南、宝龙、坪山等7个高新园区,在原特区外地区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聚集区和经济增长极。

  逐步统一全市水价

  我市正在推进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新一轮改革将对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全面提升我市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正在深化公安、城管、环保、水务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逐步实现全市城市照明和绿化的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全市统一的环保管理和监测体系,将取消供水“中间层”,逐步统一全市水价,力争2012年年底前实现“同网同价”。

  初步匡算,未来10年仅原特区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投入近8000亿的资金,远远超过财政承受能力。市政府研究制订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即将发布实施。

  让全体市民享受一体化实惠

  改善民生成为市委市政府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统一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今年的标准为1100元/月,结束了从1994年开始延续16年之久的原特区内外最低工资的“双标准”。同时,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统一了原特区内外低保认定标准,将我市社会救助覆盖面从低保人员扩大到低保边缘人员,并首次在社会救助工作上对非户籍居民做出制度安排。总体来看,我市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继续扩大原特区外公办学校办学规模,2010年完成了宝安中学高中部、第五高级中学(观澜)和西乡高级中学3所普通高中建设,并强力推进原特区外地区学校(幼儿园)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深圳市第九高级中学、宝安中心区高级中学、横岗高级中学、龙岗区高级中学等8所普通高中,到2012年底,原特区外地区千人总体学位数将达90个,学位紧张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建立统一的全市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稳步提高原特区外地区标准和水平,2012年底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除人员经费以外的日常运行费用,将实现统一的生均拨款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组织101所优质学校,对原特区外101所中小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对一”帮扶,进一步提高原特区外学校办学水平和全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全市大部分新建、改扩建医院都集中在原特区外地区。支持各区人民医院创建成为三级甲等医院,街道医院创建成为二级甲等医院。2012年前,在大力支持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新安医院、宝荷医院、新明医院和聚龙医院。培育发展两三家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民营医院。到2012年,争取实现原特区外地区每千人口病床数从1.8张增加到2.5张。

  按照达到甚至适度高于原特区内现有水平精心规划,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12年前,重点推进宝安书城、龙岗书城、宝安区新中心区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和光明、坪山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公明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以大运会为契机,加大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基层群众健身设施体系。

  今年以来,新规划开通了公共汽车线路106条,运营总里程达1153.9公里,配车962辆,主要投放在原特区外地区,现原特区外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81%,2012年年底前这项指标将提高到90%。同时,大力整治关口交通,改善提升交通环境。今年下半年以来实施了梅林、布吉、南头等关口公交线网优化工程,使高峰期公交乘车难状况明显缓解。

  市委、市政府明确了警力配备要向原特区外倾斜,新增编制主要配备到原特区外四区的要求,同时研究建立公安机关与特区管理线边防武警联勤联动机制,将部分边防武警警力投放到市际卡口,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经常性治安检查,防范犯罪分子从外地流入深圳,为大特区治安稳定服务。

  市有关部门印发了《道路清扫保洁补助与奖励经费核拨办法》,每年按各区财政投入的道路清扫保洁年度总经费20%的额度,以转移支付和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区进行经费补助和奖励,支持原特区外四区按照政府预算指导价格标准提高清扫保洁单价标准。

  市政府将原特区外作为加大垃圾处理的重点建设地区,2012年底以前,将完成龙岗区坪地石碧垃圾焚烧厂等一批大型建设项目,在宝安区、龙岗区各建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进一步推行新型垃圾收运系统,2012年年底前原特区外地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将达5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