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2, 2010

虽是无本生利钱真当难赚

  14天搞定3406家,直面什么是实打实的营销。“早上6点起床忙到晚上寝室楼关门,骑4个半小时自行车赶路,挨骂、挨饿、挨冷,有人当我们是骗子,这半个月对我们来说太难忘了!”昨天,历时14天的绿盛渔果杯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落下帷幕,现场参赛的12所高校的12支创业团队都很有话要说。

  游戏规则是什么?12支团队分别被指派到杭州的12个指定区域,所有店家(超市等大型商场除外),把商品“推”入铺货最多的团队获胜。绿盛公司向参赛大学生免费提供绿盛新品渔果花生供他们铺货,销售所得全部归学生所有,每成功推进一家店铺,公司奖励大学生6元。

  看起来是一件无本生利、只赚不赔的好事,“但直到我们正式成立了模拟公司,开始销售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并不简单。”浙江科技学院KAB创业团队的成员小刘告诉记者,“遭到店家的白眼几乎是家常便饭,有些夫妻店本身素质也不高,直接就把我们的东西扔到地上,还冷嘲热讽。我们的产品都是免费提供给店家的,再和店家签订合同,直到产品销售出去后,我们才去收钱。但是还有不少店家把我们当成了骗子。”

  当然也有创业队伍在半个月时间中取得了骄人业绩,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6人创业团队——津多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了亚军,用14天的时间推进铺货3406家,平均每天铺货200多家,获得了2万元奖金(作为创业基金),此外还有每家店铺货的20包渔果花生成本(14元钱)+6元奖励。

  “太难忘了。”模拟公司经理、计算机专业的沈谦至今还记得14天中发生的每一个小细节。“我们每天就要从位于滨江的学校骑车出发,前往目的地,我们算了算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足足四个半小时。”

  后来沈谦想到一个方法,发动自己学校和兄弟学校的学生来兼职,帮助自己推销。沈谦说:“我们从主办方的6元奖金中提出4元作为兼职的费用,也就是说每个兼职的大学生只要推销成功一家店铺就可以获得4块钱奖金。”这一招果然奏效,很快他们就招到了130多名愿意兼职的大学生在周末帮忙推销产品。“那一天,我们一下子就完成了1200家店的铺货任务,一口气把别的团队甩到了身后。”

  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主席、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说:“其实这样的铺货任务,我们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做,可能做得更好、更快,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是他们走上社会前一次难忘的职业体验,在短短14天时间里,我们看重的不是大学生完成了多少任务,而是他们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独立去解决各种在课堂上不可能碰到的问题,这就是收获,作为创业导师和企业家,我做到了双赢。”

  沈谦家里也是经商的,通过这次模拟销售,他更理解父母经商的辛苦,也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念。

  本报记者 袁春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