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2日独家专稿 (海峡导报记者 燕子 张燕娟)“五都”选罢,蓝三绿二,分析家云:赢者未胜,输者未败。这场选举被媒体很经典地概括为 “过程无聊而意义重大”。说过程无聊,是因为候选人选举政见像“皇帝的新装”,看不见摸不着,历来台湾选举中的核心议题——— 两岸关系这次几乎没有涉及;说意义重大,是因为“五都”人口占全台总人口的60%,更掌握了台湾近半数的经济产出,那么谁掌“五都”,无疑会为两岸关系增添变数。
更重要的是,如果“五都”选举时两岸议题尚且可以被搁置,那么紧接而来的2012“总统大选”,两岸议题无疑会成为焦点。那么蓝绿两党,谁家欢喜谁家愁?
“五都”选举,蓝绿共享两岸政策红利
马英九指出,两岸关系未成为“五都”选举议题,代表台当局推动的两岸政策,对大部分民众而言,是可以接受的。日前,两岸专家学者召开“2010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与会学者认为,“五都”选战中蓝绿阵营没有纠结在两岸议题上,表明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已有定见。
厦大台研院政治所所长张文生认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使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趋同,“五都”选举之后,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苏嘉宏告诉导报记者,国民党在“北二都”胜出,与北台湾都会区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中受益最多有一定关系。而民进党将自己的色调调成了“浅绿”,去吸引所谓中间选民的支持,整体得票率高。“民进党已看清了民意的轮廓,知道‘激进台独’没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坐享了国民党两岸政策的红利”。
选后两岸交流会更热络
“五都”选举对两岸关系有着诸多层面的影响。从两岸交流角度看,“五都”选后的2011年可谓 “ECFA元年”,对台当局而言,让EC-FA产生的效益最大化,让两岸和平红利更多地落实到台湾中南部、中小企业以及中低收入人群,就能进一步巩固“五都”选举的胜利果实,为2012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学者表示,不打“两岸牌”吃到甜头的民进党,“五都”选后有望放宽两岸县市交流。东吴大学助理教授徐永明就认为,民进党在“五都”选后分析得出,并非两岸政策让他们此次选举输了“三都”,因此之后不一定会有两岸政策的辩论,但未来会放宽两岸交流的部分,除了卸任公职可到大陆交流外,应也会开放现任公职“登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两岸关系的走向,是正面利好。”而苏嘉宏也认为,“国民党不应包办两岸交流,这没有错。”
国民党:既有大陆政策将一以贯之
“五都”选举中,蓝绿精锐尽出,双方将其拉抬到“政党对决”层次。有媒体认为,虽然国民党赢得三席,但整体得票却少于民进党,造成蓝绿板块漂移,可能令马英九呈现谨慎而且保守的做法,导致两岸关系发展趋缓。对此,苏嘉宏认为,“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堂堂正正,既有的大陆政策不会新增也不会删减,绝对会一以贯之”。
事实上,在“五都”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屡次提到“打造城市竞争力”议题,其中的重要论述无不着墨于EC-FA对城市竞争力的拉抬作用。相比起马英九在内政上的磕磕绊绊,两岸关系可谓国民党交出的最漂亮答卷。苏嘉宏认为,“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连民进党目前也没法否定,而是在想办法进行绿色包装、另类诠释”。
民进党:小英欲抢两岸话语权
“五都”选后,两岸关系热度迅速上升,原因确是蔡英文第一时间宣布要用选举补助款成立智库,以 “强化中国(大陆)政策与交往能量”。对此,名嘴杨宪宏直言,目前民进党最大的罩门就在两岸路线,一直以来在两岸路线上,民进党党内都是“南辕北辙”。过去蔡英文不敢、也没有能力去探讨两岸问题,所以这一次选完之后,蔡英文想要整合民进党内关于两岸的论述,以便掌握在两岸议题上的话语权。“不过现实情况是,固守立场的蔡英文,将面临巨大压力。”
苏嘉宏分析认为,民进党明知2012“总统”选举必然要有两岸论述,因此 “五都”甫一尘埃落定,蔡英文就跳了出来。“你看蔡英文要成立的智库,它并不属于民进党,而是听命于蔡个人。”苏嘉宏指出,蔡英文其实是在抢苏贞昌“懂得两岸事务”的标签,她要向选民显示自己也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
对于民进党的两岸论述,苏嘉宏强调,一味抨击马英九大陆政策不能称之为论述,民进党在明年7月确定2012候选人之前,就会出台自己的两岸论述草稿。“5月都嫌太晚,春节前后可能就会以‘十年政纲’的形式出笼。”而对于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的作为,杨宪宏表示,“两岸议题不是民进党一方,也不是国民党一方,台湾社会非蓝非绿的意见,蔡英文若有能力将其都纳入,才真正会对民进党的两岸路线有所调整,但这并不容易。”
上一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