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2, 2010

上海20年完成2万余份海葬服务 节约土地60多亩

  本报讯 (记者 姚丽萍)1991年,上海举行了第一次骨灰撒海仪式。今天上午,“海葬20年纪念活动”在滨海古园海葬苑举行。今后,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民政局,将联合向参加海葬的亲属颁发新版“海葬纪念证书”,体现全社会对海葬者人生价值的肯定。

  20年节地60多亩

  1991年3月19日,本市举行首次骨灰撒海活动,113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20年来,上海市民对海葬的“认同感”逐年增强,海葬人数以每年10%递增,从最初不足亡故人口的0.2%,到目前的1.5%。作为殡葬习俗的重大变革,迄今,本市已成功举办162次骨灰撒海活动,75000人次参与,完成21196份骨灰撒海服务,节约土地60多亩,石材近1万立方米。

  政府补贴倡导海葬

  为倡导海葬,2003年起,本市开始实施海葬补贴制度,并先后4次提高海葬补贴标准,从最初的每位补贴150元提高到如今的400元。

  “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仍有八成以上市民首选‘入土为安’,他们的主要顾虑在于亲人海葬后无处寄托哀思。”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吕春玲说,2004年,本市在滨海古园设置了海葬纪念苑,将海葬者姓名鎸刻于纪念墙上,为亲属提供追思场所; 2008年4月6日,滨海古园举办了第一次海葬典礼,这也是中国殡葬史上第一次海葬公祭。此后,每年清明上海都举办海葬公祭,鼓励市民用音乐和鲜花缅怀逝者。

  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来自市民政局的评估显示,如果简单地骨灰撒海,可能难以持续提高海葬率。尤其是市民的可支配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后,经济补贴的激励作用将淡化;再加上“二万五工程”的加速推进,保障了困难群体“死有所葬”,海葬将失去了一部分困难群体的支撑。

  为此,本市将转变海葬服务方式,更加重视对保存生命要素和人生文化——

  ■“海葬纪念证书”不再只由民政局一家颁发,而是将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民政局联合颁发,表达全社会对海葬者的景仰和缅怀;

  ■探索微量骨灰保存服务。海葬将采取“保存微量骨灰”的渐次推进方式,也可以选择保头发等逝者的生命特质;微量保存是不占土地的,但为寄托哀思留出更多选择方式;

  ■开展保存人生文化服务。在海葬服务中,将逝者特有的、最为宝贵的、反映社会发展历史的人生文化保存下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