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4, 2011

农民工边打工边带孩子调查 17岁姐姐带3岁弟弟卖豆腐

  亚心网讯(记者 齐琳洁) “阿姨,3块1毛钱的豆腐,没有1毛就不要了!”3月1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翠泉路综合市场,17岁的丽丽(化名)熟练地给顾客称好豆腐,然后收钱。此时,3岁的弟弟豪豪说:“姐姐,尿尿!”丽丽急忙放下手里的钱,带弟弟去稍远的墙边方便。

农民工边打工边带孩子调查17岁姐姐带3岁弟弟卖豆腐

  两岁半的涵涵因为爷爷奶奶远在河南老家,上幼儿园有年龄太小,她就只能成天跟着爸爸妈妈在商店里一起“上班”。亚心网记者 张万德 摄

  丽丽说,她爸妈从湖北来乌市有9年时间了,一直做豆腐生意,她去年初中毕业不上学了,也来了乌市。白天,她爸妈在家做豆腐,晚上还要去大修厂的夜市摆摊,很辛苦,她就在农贸市场里帮着摆摊卖豆腐,因为弟弟年纪小,没去幼儿园,她买豆腐的同时还要照看弟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丽丽家这样,因工作地点、时间不固定,挣钱少、没法送孩子入托,或没空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等原因把孩子留在身边陪同一起打工的农民工家庭不在少数,他们也希望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农民工自身生存尚且不易,孩子们即便在父母身边,生活状况也仍然不容乐观。

  带孩子打工也很无奈

  3月9日、10日,记者先后对乌鲁木齐市高家庄再就业农贸市场、翠泉路综合市场、七道湾附近市场,及首府多处自建房租住密集区、周边城乡接合处的农民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边打工边带孩子的新趋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结束了孩子们“留守儿童”的命运,实现了全家人“在一起”,但因现实生活的局限,孩子们的成长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今年春节,丽丽在家看弟弟,一下没注意,豪豪弄撒了开水,烫伤了脸蛋。至今,他左边脸蛋上还留着烫伤的疤痕。对此,丽丽的爸爸刘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谁都不想孩子跟着自己受苦,挨饿受冻的,他心里也难过,可是家庭条件不好,生活不容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刘先生的无奈并非个例,3月6日,32岁的单亲妈妈吐尼沙因事外出,把两岁半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孩子玩火引发火灾,幸亏得到几位邻居相救,才未酿成悲剧。

  租住在宣仁墩附近的一间自建房里的王辉一家以卖菜为生,两岁的女儿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在院里玩,“自从孩子出生,我们就一直租住在这里,因为偏远,没有外人经常来,现在孩子一见到陌生人就害怕。”王辉的妻子说,

  瞅着孩子这样也心疼,可父母在老家身体都不好,和丈夫做点卖菜的小生意,今年2月份,有一天,她正在摘菜时,没注意女儿,女儿跑到在小煤炉前玩火,结果把左手都烫出了几个泡,棉衣袖口也烫坏了,她抱着孩子哭了很长时间。

  农民工子女还需更多关爱

  针对农民工群体带孩子打工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孩子的人身安全,心里健康等问题,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的一名教授说,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城市的发展因有这些农民工的辛勤劳动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农民工子女入托和入学一直是这一群体及其关注的问题,农民工子女要和城里孩子一样衣食无忧,完全平等地接受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各地区政府也就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做出了不懈的改进,如农民工子女在规定证件齐全的情况下可就近入学等。 另一方面,从农民工角度来讲,因自身收入低,孩子入托难,加上有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不重视等,就形成了目前农民工边打工边带孩子的社会现象出现,希望社会能给予这些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注。

  乌鲁木齐市水晶石心理咨询工作室二级心理咨询师杨肸平表示,因为农民工工作的流动性大,很难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的基本心理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加上孩子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厌学、有的关系不好爱打架,遇到事情退缩,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会人际关系,同时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