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核桃乡漾濞举办核桃节 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核桃乡漾濞举办核桃节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民间公祭核桃神仪式上,村民献上贡品

  “金果落地,万事如意;银果落地,大吉大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满怀喜悦挥动手中的竹竿,在祭祀司仪吉祥的祝语中,饱满的核桃果实落地有声,核桃开杆仪式在漾濞县光明村正式举行。在9月1日的2010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开幕式和民间公祭核桃神活动后,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向大理州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国核桃第一州(市)”匾牌和证书。

  核桃改变生活

  “村子里种植核桃是从明朝初年就延续下来的了,近几年,随着核桃价格的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不断变好。到去年年底,全村37户农户拥有核桃树31500株,人均超过200株,净产值38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0余元,每年核桃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20%。”漾濞县漾江镇荨麻箐村塘塔佐村小组组长熊阿才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熊阿才家里有6口人,人均拥有150棵核桃树,随着种植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年每人有2.5万元以上的收入。“每到核桃收获的季节,县里的漾濞核桃厂,侨盛核桃厂,还有来自沿海地区的一些厂家都会来村里统一收购,我们种出来的核桃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口到韩国、日本。”熊阿才说。

  近年来,大理州的漾濞县、永平县等地先后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等称号,核桃交易市场体系已基本完善,大理州在漾濞县苍山西镇成功打造了“中国核桃城”,建立了6个核桃加工交易市场,每年有5万余吨核桃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地,部分还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欧洲等地区。

  云南省也是全国的核桃种植大户,目前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800万亩,年产量达30余万吨,产值超60亿元,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现均居全国之首。从2004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急剧增长。按照云南省林业厅制定的《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省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000万亩,2020年实现农村人口人均1亩核桃,核桃壳果产量将分别达到60万吨和200万吨以上。

  然而,截至2007年,云南省核桃加工企业的总加工能力不过7.7万吨,云南核桃加工大部分为干果、果仁,属于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非常少,其竞争力、生产能力都非常薄弱。

  核桃种植业的高速发展对云南核桃加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漾濞县委书记张郭宏说:“我们已在大力发展核桃的深加工,县里的核桃秀工艺品厂就利用铁核桃的特点,将核桃果加工成花瓶、台灯等工艺品,不仅如此,漾濞县内的各种加工企业也在不断的对核桃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精炼油胶囊、核桃活性炭等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核桃一身都是宝,我们要让核桃的系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核桃产量达2.7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核桃已经成为了我们漾濞的支柱产业。”据张郭宏介绍,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核桃加工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仅苍山西镇下街村就有328户村民经营核桃加工,占全村农户的57%。目前,全县的核桃加工企业年加工、销售核桃7000吨,每年解决1万余人近4个月的劳动力就业。”

  核桃经济带动旅游发展

  “我们在今后的几年里,将结合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风光山色以及核桃产业,致力发展生态旅游。”漾江镇党委书记马倩告诉记者。

  漾濞县将把生态旅游作为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以漾江镇荨麻箐村塘塔佐村为例,这里四面环山三面临水,风景秀丽,以种植核桃、烤烟等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鲜有游客问津,而在漾江镇内,每年3、4月苍山西坡杜鹃花盛开,使这里拥有了‘苍山大花园’的美誉,但目前整个旅游管理模式还是以粗放式为主。”马倩介绍。“虽然这里工业发展水平滞后,但这恰恰成为了优势,保留得较好的生态系统和最原始的风光,造就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随着逐年核桃节的不断宣传,这里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

  特色产业拉动区域经济

  “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此推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非常符合云南省省情的。”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树华表示,根据当地最适合的产业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就可以实现产业的最大效益。

  “现在我们都在推广农业产业化,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难以形成规模,只有通过公司来引导,使产业规模化,才能面向市场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来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郭树华介绍,例如武定县的蔬菜生产,它采用的便是“公司+农户”的形式,农户种植,再通过公司与市场连接,还有德宏州的小粒咖啡生产,采用的是“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公司租下农户的土地,再将其反租给农户强制进行咖啡种植,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销售渠道和咖啡产量,同时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

  另外,郭树华还提出,通过特色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云南很多地方都是山地,因此,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很适合农业观赏类的商务型旅游,而这样的模式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新的经济增长中心不断在这些有特色产业的区域发展,对整个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记者 刘婕 来源:云南法制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