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练现场奥运冠军领做广播操 今起本市全面推广工间操
本报讯(记者杜新达)今天上午10时,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广场前,随着市委常委梁伟和副市长刘敬民共同将一台1962年生产的“飞乐”牌老式收音机的旋钮开启,FM102.5兆赫中熟悉嘹亮的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口令响彻广场上空,曾被人们一度淡忘的众人齐做广播体操的场景在太庙广场得以重现:在奥运冠军李宁、杨凌、董炯和全国劳模李素丽等人的带领下,来自全市50家单位的近3000名职工动作标准、整齐划一,广播体操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今天上午的展演活动同时拉开了首都职工示范推广工间操宣传周的序幕,工间操将在全市各企业、单位的400万名职工中全面推广,市总工会同时向全市职工发出“工间做操三十分,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议。
记者在展演现场看到,数千名身着统一T恤和运动裤的职工在太庙广场整齐列队,广场周边抖空竹、健身太极、踢毽等形式多样的群众健身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广播操展演前,全方位健身操、组合工间操和经络健身操三组“新生代”工间操的登场亮相给人们带来活力和清新的感觉。全方位健身操节拍跃动、富有动感;瑜伽操、坐式太极、花棍操、跳绳、踢毽等组合花样翻新。
操练特写
大喇叭播放着跃动的旋律,同事们一起在院子里做工间操,这样的场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盛况空前。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工间操“复兴”的号角再次在北京吹响,昨天,记者来到了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工间操的几家单位体验了一番。
“做了几年操,请病假的少了20%”
昨天早上9点,尚未开门的北京西单商场,几百名员工站在柜台间的过道里,伴着熟悉的音乐,做起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一二三四……”51岁的石玉根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个动作。广播体操的音乐已在西单商场响了16年,“每天两遍工间操,每次短短8分钟,会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刚刚学习工间操的时候,运动员出身的石玉根以为广播操运动量并不大,伸伸胳膊踢踢腿的,轻描淡写两下子就过去了。后来才觉着要规范地做,还真是件比较吃力的事儿。“学的时候教练一节一节、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给我们抠动作。”动作练熟悉了,石玉根对着镜子做了一遍,“真的是脱胎换骨的感觉。”
“16年时间,有1500多名员工一直做操到退休。”一次,一个身材较胖的同事坚决要去减肥,原因是他做操时腰总是哈不下去,“大家都在柜台旁做操,他的动作不标准,就觉着不好意思。工间操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珍惜健康。”
在石玉根的记忆里,工间操推行了几年后,员工请病假的人数少了20%,“商场以前有个医务室,做工间操几年之后,医务室也撤了。”石玉根认为,工间操,是一项简单、轻松、短时间可以达到很好放松效果的运动,能帮助练习者预防或减轻酸痛的症状,摆脱“亚健康”状态。
“心态轻松了,疲惫也不见了”
昨天下午4点,“做操了!”耿涛的办公室被同事敲响,她马上挂掉电话,冲向工作平台,北京移动南区分公司的平台上响起了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
37岁的耿涛用“丰腴”来形容自己,今年4月1日,久未锻炼的耿涛在公司听到了熟悉的音乐,当时心里还挺激动的。从那时起,她坚持跟着音乐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做两次操,每次做两遍。现在耿涛双手向下一撑,手掌已经能够到地面。3个多月前,耿涛的同事在团购“背背佳”,用它来舒缓背部和颈部痛疼,“天天坐着,人不自觉地就佝偻了。”做操两个月后,耿涛发现同事的背背佳不见了,“同事说摘下去了,一是戴着不舒服,二是做了工间操颈椎、后背都能得到锻炼了。”
在耿涛看来,做工间操也是同事交流的过程,“同事平时都在格子间里,忙于工作,很少交流。做操的时候聊聊天,心态轻松了,疲惫也就不见了。”
一次,耿涛去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公司总部开会,正赶上做工间操,耿涛做操时看到,楼对面的玻璃窗里,一个外国人也在跟着他们做,“以前他听不见我们的音乐,动作也不标准。这回好了,老外可以跟着广播台的音乐一起做操了。”
“一天不做,身体就皱巴巴的”
昨天早上10点,华德集团液压阀分公司厂区内,《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曹继伟停止敲击键盘,快步走出办公楼,身着深蓝色工服的同事已站好队,曹继伟的位置被同事空了出来。
“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音乐慢慢响起,伸展运动、跳跃运动……39岁的曹继伟随着广播的韵律跳动,呼吸变得急促,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手指的方向。“做广播操有一条就是,眼神要跟着手走,这样才能锻炼到颈椎。”曹继伟五年前“捡”起了广播体操,“当时厂子组织大家每天做两遍广播体操,一听这音乐,真是非常亲切啊,一下子就回到了上学的时候。”
“上班汽车代步,上楼电梯代步,工作时长时间坐着,大家失去了最基本的健身机会。”第一遍广播体操结束,曹继伟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一听到音乐,都放下手里的活,六百多人就在楼前的空地上集体做操。要是有一天不做的话,身体就感觉皱皱巴巴的。”曹继伟开始了第二遍广播体操,“只要动作到位,就是冬天,做第二遍的时候也能出汗。做完了广播操浑身都轻松,尤其是有颈椎和肩膀毛病的人,会觉得很舒服。抬头看见绿树、白云、蓝天,心情也会变好。”
本报记者 赵喜斌
回忆操“恋”
北京重新倡导工间操的消息,勾起了很多人对工间操的回忆,而在这些回忆里的温暖时光中,工间操强身健体的功能很少被提到,大家记忆中更多的是以工间操为背景的少年情怀——
“广播操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他”
卢晓芳(38岁,大学教师)
我们不叫工间操,就叫广播操好吗?从小学开始就学做广播操。那时是第几套来着?记不得了。上第一节课前,只要不下雨,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那时似乎经常停电,我常被体育老师叫上去喊口令。
大学毕业后去了一所学校,1998年,学校举行教工运动会。因为是年轻人,被抓去凑数。 过了一段时间,我被领导叫去。领导认真地对我说,通过录像,选了16名老师,准备参加市里的广播体操比赛。从此,开始魔鬼式训练。那时才知道什么叫广播操。几乎每个中午,一吃好饭,就去体育馆练。教练一节一节、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给我们抠动作。时间紧迫,领导甚至叫我们晚上也练,还特意请了体育学院一位教授来指导。
呵呵,我先生就是这个时候认识我的,他是另外一个学院的“参赛选手”。广播操的回忆,其实更多的是回忆那些在青春年少陪伴过自己的人,广播操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我先生,它是我们的红娘。
“姑娘们打扮好看点,就为了工间操”
王阿姨(72岁,退休员工)
最近这几天我们早起晨练的时候都在聊这事呢,工间操盛行的时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啊,这两天我们也都不打太极了,大家都在互相提醒,吃力地回忆一些动作,不甘心就这样忘了陪伴我们从小到老的广播体操。
结果就是一些人兴冲冲地在那儿做操,另外一些人就在边上笑得直不起腰来,呵呵,就算不笑,我这腰也早就直不起来了。不过,大家真的觉得回到了年轻时候。那时我们全院的姑娘小伙子们都一块在大院里做操,回来时几个好姐妹就凑到一起嘀咕那谁谁做得好不好看,新来的那个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啥的。大家就这么一个机会能见到几乎全单位的人,那时候,姑娘们上班前打扮好看点,多半就是为了做工间操的时候在同事们面前展示展示。唉,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啊。
“我觉得这个人肯定打了我的主意了”
诗人艾青的夫人高瑛(几年前回想她和艾青的爱情故事)
那个时候他在作家协会那个二层小楼的楼上,我的办公室就在楼下。那时候我们工作中间会做工间操。做操的时候我有一个动作,趴过去,再这么仰过来,哎,因为这二层小楼就在我的对面,当时我就看到那窗上有一双眼睛。我原来以为,他这个眼睛肯定不是看我一个人,你想,这么大一个队伍在做工间操,他可能听到音乐他也出来动动,我没有想到和我会有什么关系。但第二天再做工间操,再做到这个动作的时候,我发现他还是在这个位置上。到第三次再做工间操的时候,我就移动了位置,在挪的过程中,那个时候我脑子已经就有个想法了——他老盯着我,到底为什么?所以,我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特别注意地一看,发现他随着我位置也移动了位置,我就觉得这个人肯定是打了我的主意了…… 本报记者 周明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