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宾阳讯 (记者钟亮 唐辉吉)“经专家分析和有关设备探测表明,坍体内部有生命迹象,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救援。”7月15日上午,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介绍最新救援情况时说。当天下午1时10分,救援指挥部组织记者进入1号隧道救援一线采访。记者了解到,隧道顶部的坍塌部位已经稳定,裂缝也不再发展。
坍塌体内有生命迹象
14日上午,被困人员所在的2号隧道内发生两次塌方后,救援指挥部立即紧急调运生命探测仪,组织专家采取各项措施探测分析。坍塌发生后,救援人员为了探查塌方后被困人员容身的隧道里是否仍有空间,一直在通过1号隧道内的两个钻孔将高压风送入里面。实测表明,在洞顶的钻孔套管里有风流出。专家因此判断,坍塌发生后内部仍存在空隙。据卢春房介绍,专家分析和有关设备探测的情况表明,坍体内部“有生命迹象”。
卢春房介绍,根据目前的情况,指挥部已调整了原先制定的营救方案,目前已停止了顶部钻孔营救和2号隧道掘进方案,集中力量加快进度,争取在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将1号隧道内的横向通道打通。据了解,目前,1号隧道内的横向通道已经开挖了20米,而总长度预计为28米,只要再开挖10米,即可到达被困人员所处的2号隧道处。
卢春房表示,千方百计救人的目标不变,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会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塌陷顶部趋于稳定
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14日上午隧道顶部出现坍塌的部位已趋于稳定,而塌陷造成的裂缝也不再发展。
当时顶部塌陷时,顶部用于与被困人员进行联系、通风及输送物品的钻头套管也随之陷下,事后救援人员已经采取了措施。记者了解到,相关人员已经将套管用铆件固定起来,并用两根木头进行支撑,以防止套管再次塌下。
14日上午出现的塌陷坑位于一处山体斜坡上,正处于平天村那茶屯村民李建昌和李方年的杉树地里,距顶部打钻处约有30米远。15日上午有关人员看到,这个直径约10米、深5米的塌陷坑里,头一天陷下的松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倾斜姿态,深度也基本没有改变。而经过一夜之后,坑壁的塌方也没有明显扩大,因此可以判断,此处塌陷已经趋于稳定。专家的分析表明,此处塌陷坑下方原来可能有空隙,后来在地质条件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塌了下去。
此外,14日上午的两次塌方在地表上造成的裂缝也没有再扩张的迹象。部分裂缝已经被有关人员封补起来,以防万一降雨给救援工作造成影响。
加紧掘进横向救援通道
15日下午1时10分,1号隧道救援一线首次对记者开放。
据抢险救援指挥部总值班室主任黄一宁介绍,由于事发前1号隧道的施工进度刚好超前2号隧道20米,因此为此次救援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便利条件,救援人员得以从1号隧道横向打一条救援通道通往2号隧道被困人员容身处,承担起目前救援的主要任务。因此,这里的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而每一时段的施工进度都已做出计划,施工人员争分夺秒地工作,为的是早日将被困人员救出。
根据现场指挥部的材料,目前救援的主导思想是,受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机,救援人员就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心身投入救援,与时间赛跑。14日晚8时,救援指挥部召集各施工单位召开1号隧道横向救援通道掘进大会,要求各单位增强救人紧迫感,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