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9, 2010

王勇平回应外界高铁质疑:京津城际提前收支平衡

  【解密高铁】火车是怎么“飞”起来的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邓瑾 发自北京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并解密释疑

  ■“有人说我们剽窃他们的技术,铁道部的总工程师回答得很精彩:哪有350公里的高铁技术拥有者去剽窃时速250公里的技术啊?”

  ■“这几乎是个悖论。如果很快盈利,人们会说高铁票价是暴利;如果说不能马上盈利,又会说没有考虑好投资回报,造成了亏损,没有必要建高铁。”

  ■编者按:广州到武汉,3小时;北京到上海,4小时;北京到广州,8小时。

  这是中国高铁时代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已经或即将创造的纪录。去年12月,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而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中国还将投资9000亿元建设新线,届时高铁总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

  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公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外媒在评价中国高铁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之与19世纪横贯美国的铁路或者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洲际高速公路的开通相比较。美国当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但在短短五六年间,中国高铁技术的领先优势是如何获得的?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命运又会如何?地方政府对高铁的态度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跟风”,他们是如何意识到高铁站所带来的隐性价值?

  本期专题通过对铁道部发言人、南车及韶关地方政府的采访,将为您解开这个谜底。

  已成为中国新名片的“中国高铁”正四处出击。7月13日,这个雄心勃勃的新巨人刚刚获得海外的一单100亿美元的铁路合作协议。

  而在国内,中国的铁路投资和建设正热火朝天,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国内铁路系统的投资,在全球铁路建设支出所占的比例,将远超一半。

  在高铁正日益缩小中国城市之间、东西部之间的距离、促进中国地区之间的融合和产业转移的时候,关于高铁运营亏损、投资浪费以及人民“被高铁”等各种质疑仍挥之不去。近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全面回应外界对高铁的各种质疑。

  “我们非常理直气壮”

  “我们在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时候,与其他工业可能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主张国内所有的厂家自行其是地跟人家去签合同,我们只有一个进口方,这个进口方就是铁道部。”

  南方周末: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不过我发现,国内仍然有一些怀疑的声音,这其中也包括一些负责中国技术创新的官员。他们认为,按照常识,不可能这么快,之前同样实行引进吸收再创新战略的比如汽车和大飞机的经历还记忆犹新。2006年,铁道部才正式实施这一战略,之后在短短几年内就生产并运营着全世界跑得最快的高铁,怎么会这么快?

  王勇平:国内有人对我国高铁发展速度质疑其实不奇怪,发展太快了,超出常规,超出人们的想象。不仅仅是他们,就连美国议长佩洛西这样的外国人体验了京津高铁后都感到太震撼了,难以想象。

  高铁发展很快的原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是铁路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二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包括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校等;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走的这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

  南方周末:汽车、大飞机也走的是同样的路,但结果至少证明,他们走了很大一个弯路。为什么你们就行?

  王勇平:我们在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时候,与其他工业可能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主张国内所有的厂家自行其是地跟人家去签合同,我们只有一个进口方,这个进口方就是铁道部。无论是日本、法国、加拿大,还是德国,要谈只能跟中国铁道部谈,而不是分别去和机车车辆生产企业谈。与国际巨头相比,我们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只能听命于人,但形成一个拳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谈判的主动权就必然易位。

  我们谈判的要点,就是按照国家确定的战略方针“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引进先进技术就是要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包括核心技术;联合设计生产就是不是光买别人的车,不是光买别人的技术,而是竞标者得和中国的一个厂家联合起来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中国品牌,知识产权是中国的,比如说动车组的名字叫“和谐号”。这就使我国研究设计制造人员直接主持参与动车组等高铁技术装备研制、试验,那些拥有高铁原创技术的企业不可能对我们采取技术限制,我们也不会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们后面。

  经过这一过程后,我们再在原来技术平台上提升,也就是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这一提升使原来的200至250公里时速一下子就达到了350公里及其以上,这是一个创新的飞跃。有人说我们剽窃他们的技术,铁道部的总工程师回答得很精彩:哪有350公里的高铁技术拥有者去剽窃时速250公里的技术啊?

  中国高铁的成功,确实应该好好总结,这条发展的路子对其他行业有什么启发?这样做可以加快发展少走弯路。

  南方周末:我也注意到,欧洲的高铁公司有人对外媒说,中国只是在他们的技术体系上改变了5%,然后就称自己进行了再创新。

  王勇平:我不知道你讲的这个5%是哪里来的。车速从每小时250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50公里,这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只有把线上部分的高速列车和线下部分的路基、桥隧、轨道、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结合起来,速度才能起得来。

  我们从来不回避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吸收了人类共同创造的先进技术。有没有创新就是看你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没有提升,当提升超过一定度的时候,成功就属于你。在高铁体系中,线下部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等,基本上是国内为主研发建设的。高速动车组,我们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

  按照国际惯例,在原有技术上有大概15%以上的创新,甚至是对某项关键技术的创新,就属于自主创新了。

  南方周末:据我们了解,中国高铁申请了很多专利,请问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有国家称中国是偷了他们的技术,您怎么回应?

  王勇平:据年初的统计,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申请相关专利达946项。

  发达国家是从来不会在专利问题上吃一点亏的。我们发展到现在,有哪个国家正式向中国提出了剽窃技术的指控?包括对媒体说这些话的人,当我们找到当事人的时候,他们会说,我说这话原意不是这样,是媒体歪曲了我的意思。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中国高铁的产品、专利公开质疑,我们非常理直气壮。中国高铁不是中国铁路一个行业的骄傲,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骄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