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0, 2010

发力国际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落地在即

  发力国际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落地在即

  作者 罗文胜

  “川渝合则两利,争则两伤。”在12月24日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如是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本月中旬,磨合多年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审议,业已上报国务院,预计近期出台。

  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约20.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人口和GDP总量均占西部地区的近三成。在刘奇葆看来,成渝经济区产业联动意义极其深刻,如能互补携手,将赢得西部20年来所没有过的重大机遇,经济区也势成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和西部经济中心。

  带动效应明显:大项目落子如飞

  “川渝一体,才能招大商。”刘奇葆称,和以往被动式地招商不同,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消费格局,欧美市场式微,各国多将外部需求新增部分寄望于中国;在我国,中央实施多年的区域均衡战略,西部新增需求已大于东部,国内外资本要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必须以产业西移来交换。具体到川渝,两地共同推进的城乡统筹改革,已构成价值一体的市场腹地,这是川渝的本钱,“万万不可分割”。

  实际上,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川渝已经感受到国际产业转移已势如潮涌。如,前两年,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黄奇帆就对惠普说,重庆可以让其80%的零部件,来源于重庆本地,而且可以承接其相当一部分内销,一头在内,一头在外,比沿海的两头在外更为优越,惠普被充分说动,下了4000万台单;然后,黄奇帆又拿着订单找到世界最大的零部件厂商鸿海集团,郭台铭马上跟进,鸿海代工的竞争对手——英业达、广达也被逼跟进。英业达带来的零部件厂商更高达60个,富士康本身零部件商也有20多个

  黄奇帆成功游说台湾广达集团到重庆投资,更让重庆各界津津乐道。十多年来,广达在中国大陆只有上海、江苏常熟两个生产基地,对于建设第三个基地格外谨慎。在江苏,广达一家就做了9000万台整机,但从来不做零部件,这次到重庆,广达为了应对富士康,召集了25家厂商。这么一来,电子厂商就在重庆形成了零部件加整机一体化局面。

  黄奇帆称,东部某省市的领导找到广达,说我们对你很好,不要到重庆去,应该在当地的三千万台扩张到六千万台,同样,江苏、北京、广东三地也去拦住这个西迁潮,结果无济于事。

  “不是我求你,是你求我,我就变成了一个衣食父母,这是西部有别于东部的价值所在。”黄称,产业集聚之下,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一小时的区域范围内,布局了18个电脑零部件基地,一个基地100亿投入,差不多2000亿零部件。2000亿零部件叠加到整机上面,整机最后形成差不多4000亿,重复计算就是6000亿——沿海1亿台整机,但分布在15个地方;中国内陆20年没有生产一台电脑,突然冒出个重庆基地,一下子跟沿海打平。

  有了4000万台订单的客观存在,重庆圈地10平方公里,算起来每平方公里500亿的销售值,十平方公里是5000亿的项目,在这个前提下,本身就有了最好的申报概念。2009年重庆获批了寸滩保税港区,2010年2月又获批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10.3平方公里),一年内国务院在一个地方批了两个特殊关税区,历史上是没有的。

  而成都受重庆模式启发,也在富士康引进上开始发力,这个项目也同时带动了戴尔、德州仪器多家巨头跟进,随后不久,也拿下了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4.68平方公里)。

  黄奇帆的“人口红利论”

  “城乡统筹,是我们吸引人力和土地资源的王牌。”黄奇帆说,如果城市化、工业化有了,但城乡统筹没有搞好,“就等于是把沿海的模式简单的搬过来。”

  重庆还定了一个目标,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户籍的城市化率要达到60%以上,“这是市委、市政府自己给自己下的套,我们是自我革命,没有哪一个省有这个指标。”

  这一切的背后,是对人口红利价值的评估。黄奇帆计算,重庆年轻的劳动力绝对成本达70、80%,农民自己可以平衡的;另外百分之二三十是政府启动内需的时候,本来就该投入的,投入以后,农民进城以后的消费,一个人至少比在农村多1万元,300万农民进城,就是300亿的持续拉动,年年的内需拉动,重庆就转变了发展方式,增加了内需,这种措施持之以恒,每年几百亿的拉动,全国就是几万亿的拉动。

  “这才叫真正的转变增长方式。”黄奇帆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真正形成内需市场,这本身就是对国际资本项目的最大的吸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