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3, 2011

两“高”压力不减,孩子哪有快乐童年?

  谁来归还孩子们丧失的童年 3月9日 胡印斌

  “我们没有周末,全市几乎所有的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种补习班,没有童年和童趣。”3月7日,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列席的全国政协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宣读了一封简短来信,它是北京市中关村小学一名学生所写。信中批评了时下小升初电脑排位政策的变味,认为这种做法给小学生及其家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中国青年报》3月8日)

  中国青年报一评

  一个小学生的童年如果塞满了奥数、英语考级,塞满了从小学三年级就提前开始的升学准备,塞满了小学生本不应该关心的拉关系、送礼,这样的童年当然没有什么童趣可言。然而,这又是时下许多小学生都无法绕过的门槛。这是一场将整个家庭都裹挟进去、欲罢不能的竞逐,难过的又岂止那些总是穿着不合体校服的小小童子?

  当初小升初取消考试时,舆论颇多溢美之词,认为小学生直接、就近进入中学,既去除了学生备考的负担,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不过,很快,那些中学就找到了比升学考试更厉害的“选拔”。于是,奥数、英语等各种培训班迅速出现,小学生们又被绑上了校外培训的战车。而且,“上班”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不少孩子就进入了为“小升初”做准备的考级考证阶段。

  是家长心急吗?不是。在义务教育还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小学生们只能以牺牲童年和童趣的代价,博取一张进入名校的入场券。减轻小学生负担,根本之策似乎并不在于取消入学考试,而在于应该从根本上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加速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家长逼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更多的是社会风气的暗示和驱使所致。那里边,不仅有为孩子的未来预作安排的考量,更有对于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竞争的习惯性反弹。大家都去参加培训班,都去拉关系,置身于这样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下,很少有家长能够保持淡定。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美好的、人性的,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噩梦。陷身于小升初惨烈战争之中的小学生,理应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和童趣,生命初始阶段的本真不应该为外界强力扭曲。把周末还给小学生,让童趣重归童年,孩子们已经说了很久了,剩下的,是大人们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了。

  现代快报再评

  熊培云说自由在高处,孩子丧失童年,根子也在“高”处。

  这个“高”:一是高考。在高考指挥棒下,压力传导顺势而下,高中、初中十万火急,小学岂会独善其身?二是高堂。孩子没有自由选择权,基本上是家长的意志。望子成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层层加码。孩子上学,书包越来越重;放学,培训越来越多。又是奥赛,又是外语,又是钢琴,又是美术,催生孩子成长。

  两“高”之下,共同扭曲了成功标准:学校以培育尖子为目标,以上大学的比例为考核标准;家长以孩子出人头地为目标,只要孩子能上好大学,牺牲兴趣、快乐算什么?

  孙敬悬梁、苏秦刺股,两条自虐式成长路径摆在前面,后世小子岂敢言苦?两“高”压力不减,孩子们哪有童年的快乐?